在線總磷測定儀是水質監測網絡中的關鍵設備,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廠排放口、各類工業企業廢水監控點以及地表水監測站等領域。其核心任務是通過自動化的方式,連續、可靠地測量水樣中的總磷濃度,確保數據符合國家《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》(GB 11893)及在線監測技術規范(如HJ/T 103)的要求。掌握其規范操作流程,對于獲得真實、有效的監測數據至關重要。
一、操作基礎:理解原理與標準
在操作任何一臺在線總磷測定儀之前,操作人員必須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:儀器通過精密計量,將水樣與過硫酸鉀等消解劑、鉬酸銨、抗壞血酸等試劑按順序混合,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將水中的各種磷化合物消解轉化為正磷酸鹽,隨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其濃度,最終計算出總磷含量。整個方法體系嚴格遵循國家標準,這是確保數據合法性與準確性的前提。
二、操作前的準備工作
儀器安裝與環境確認:
選址:儀器應安裝在清潔、干燥、通風良好、無劇烈震動且避免陽光直射的場所。環境溫度需滿足設備要求,通常為5-40℃。
水電連接:確保穩定的電源供應。連接好進水管道(采集待測水樣)、排水管道以及所需的純水供應(用于清洗和配制試劑)。
通訊檢查:連接好4-20mA、RS232/RS485等數據輸出線路,確保與數據采集儀或遠程監控中心的通訊暢通。
試劑準備與填充:
根據設備說明書和國標方法,準備符合要求的試劑,通常包括:酸性過硫酸鉀消解液、鉬酸銨溶液、抗壞血酸溶液等。
將試劑準確、無泄漏地注入儀器指定的儲液瓶中,注意試劑的有效期和保存條件,避免使用變質試劑。
儀器通電與初始化:
接通電源,啟動儀器。系統通常會進行自檢,檢查各泵、閥、加熱器、傳感器是否正常工作。
在控制界面(觸摸屏或按鍵)上設置系統時間、測量量程、測量周期等基本參數。
三、標準化操作流程詳解
在線總磷測定儀的運行是一個自動化的循環過程,但需要人工進行模式設定和干預。
步驟一:測量模式選擇
根據監測需求,選擇合適的測量模式:
周期測量模式:可設定間隔時間(如1、2、4小時一次),儀器按固定周期自動進行采樣、測量和清洗。
定點測量模式:根據需要隨時啟動單次測量,適用于臨時性核查或調試。
校準/維護模式:用于執行儀器校準或清洗等維護程序。
步驟二:啟動運行與過程監控
啟動測量后,儀器會自動執行以下典型流程:
水樣采集:通過內置的精密計量系統,抽取特定體積的待測水樣。
試劑添加與消解:將水樣與消解劑一同送入高溫高壓消解單元。在此環節,多聚磷酸鹽和有機磷被轉化為正磷酸鹽。這是確保測量結果包含所有形態磷的關鍵步驟。
顯色反應:消解并冷卻后的樣液被轉移到比色池中,依次加入鉬酸銨和抗壞血酸試劑,生成藍色的磷鉬藍絡合物。
光度檢測:特定波長的光束穿過比色池,檢測器測量吸光度值。吸光度與水樣中的總磷濃度成正比。
數據計算與輸出:儀器內部的處理器根據預設的標準曲線,將吸光度值轉換為總磷濃度(mg/L),并實時顯示、存儲,同時通過通訊接口上傳。
操作人員在此階段需密切觀察儀器運行狀態,確認無漏液、管路堵塞等異常情況。
步驟三:校準與驗證
校準頻率:通常建議每兩周或每月進行一次校準,具體頻率可根據儀器的穩定性和質量控制要求調整。
校準方法:使用已知濃度的總磷標準溶液,按照儀器提示執行校準程序。儀器會自動生成新的校準曲線或修正原有曲線。
實際水樣比對:定期采集同時段水樣,送往專業實驗室使用國標方法進行測定,將實驗室結果與儀器讀數進行比對。這是驗證儀器現場適用性的有效方式。
四、日常維護與故障排查
規范的操作離不開細致的維護。
日常維護:
清潔工作:定期擦拭儀器外表,保持清潔。
試劑更換:定期檢查試劑余量,及時更換,防止因試劑耗盡導致測量失敗。
管路清洗:根據水質情況,定期執行儀器的自動清洗程序,防止藻類滋生或污垢沉積堵塞管路。
定期維護:
采樣管路清洗:清洗或更換從水樣采集點到儀器入口的整個管路。
計量單元檢查:檢查注射泵、計量管等是否有磨損或漏液。
比色池清洗:清洗光學窗口,確保透光性良好。
常見故障應對:
數據異常:檢查試劑是否有效、校準曲線是否準確、水樣是否有異常干擾。
管路堵塞:執行多次清洗程序,或手動疏通。
通訊中斷:檢查通訊線路連接及設置參數。
得利特B2190在線總磷測定儀作為一款用于在線監測污水排放濃度的智能儀器,其操作流程融合了智能化設計與嚴謹的標準化方法。
總之,操作一臺在線總磷測定儀,是一項融合了標準方法理解、設備熟練使用和細致維護的系統性工作。通過嚴格遵守國家標準方法,執行規范的安裝、模式設定、校準與維護流程,操作人員可以確保儀器持續穩定地輸出高質量監測數據,為環境監管、企業達標排放和流域水質管理提供堅實可靠的技術支撐。
推薦新聞
Recommendation